时间:2025-06-30
来源:教育学院 作者:赵屹如
教育学院“讲台上的红色传承:经典—传承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顺利举办
时间:2025-06-30
来源:教育学院 作者:赵屹如
6月20日,教育学院在教学楼208音乐厅成功举办“讲台上的红色传承:经典—传承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恩娜、教育学院院长郭彪、副院长刘娟、钢琴教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代霜蓉、主任柯刚以及钢琴教育教研室部分老师出席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教育学院钢琴教育教研室党支部主办,教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共同协办。
音乐会开篇,钢琴协奏曲《黄河》之《黄河船夫曲》奏响,教育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思佳与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艺涵两位同学配合默契,激昂的音符似汹涌黄河水,奔腾咆哮,每一个琴音都饱含着坚韧与不屈,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郭姝含带来的《阿瓦日古里主题变奏曲》,曲风婉转悠扬。灵动的旋律在她的指尖流转,仿佛一幅描绘着美丽新疆风土人情的画卷徐徐展开。从草原的辽阔到人民的热情,每一次变奏都是一次情感的深化,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大家深深领略到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彩魅力。
《新疆随想曲》在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姚睿妍的演绎下,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轻快的节奏如同新疆人民的热情舞步,充满活力。她巧妙地运用钢琴的音色变化,将新疆的山川美景、民俗风情一一呈现,令观众仿佛能嗅到那大漠的风沙,听到那欢快的冬不拉弹奏声。
教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付敬萱演奏的《“长短”的组合》之《噔得孔》,独特的节奏韵律,展现出别样的音乐魅力。她精准地把握节奏,将作品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融合的奇妙之处。
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子兮演奏的《钢琴练习曲》Op.19 ,从《流水》的潺潺灵动,到《固定低音》的沉稳厚重,再到《赋格》的精巧复杂,她用精湛的技艺驾驭着每一个音符,展现了钢琴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和深邃内涵。
《舞狂》在教育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一璐的演绎下,充满了激情与活力。那快速的节奏和强烈的韵律,仿佛能让人看到舞者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的模样,令人心潮澎湃。
教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赵屹如、蔡玉媛的《茉莉花》,将这首经典民歌以四手联弹的形式呈现。两人配合默契,音符在琴键上跳跃,旋律清新柔美,富有诗意。
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心仪的《松花江上》,曲调中满是哀怨与悲愤。她用细腻的演奏,将那段苦难的历史娓娓道来,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东北同胞在日寇铁蹄下的痛苦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心中不禁涌起对和平的珍视与对先辈抗争精神的敬意。
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钟晓曼的《春舞》,旋律轻快活泼,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她用灵动的音符描绘出一幅春日欢舞的美好画面,展现出人们在春光中尽情舞蹈、享受生活的美好场景。
教育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许资旋演奏的《献给父母的两首歌》,饱含深情。从《音诗》的细腻倾诉,到《远方的香格里拉》的悠远憧憬,她用音乐传递着对父母的爱与感恩,令观众心中泛起阵阵温情。
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薛淳倩演奏的《努玛阿美》与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何知非的《中国畅想曲第二号序曲与舞曲》同样精彩绝伦。前者用音乐诉说着对故乡的热爱,后者则以大气磅礴的旋律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魅力。
本次音乐会以教育学院“讲台上的红色传承”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度融合钢琴教育专业特色与教学实践。在音乐会上,学生们以红色经典为载体,通过指尖跃动的音符重现革命史诗,在黑白琴键间传递家国情怀,在音乐的体悟中赓续中华优秀文化根脉。未来,钢琴教育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讲台上的红色传承”品牌内涵,通过常态化红色主题音乐会、课程思政研讨会等举措,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思政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在演奏技巧精进的同时,将红色精神内化为专业成长的底色,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音乐教育人才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