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4
来源:声乐歌剧系、中国乐派研究院 作者:李清影 、王泊雅
声乐歌剧系《民歌与戏曲》之“民歌”课程暨“新山歌社”教学汇报讲唱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06-24
来源:声乐歌剧系、中国乐派研究院 作者:李清影 、王泊雅
6月18日,“声随心动·如乐而至——《民歌与戏曲》之‘民歌’课程暨‘新山歌社’教学汇报讲唱会(第六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隆重举办。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吴志武教授出席音乐会。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彪教授,声乐歌剧系副主任容世杰副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娟副教授、音乐学系党总支副书记解睿、声乐歌剧系理论教研室主任徐天祥教授,以及声乐歌剧系、教育学院、国乐系、音乐学系等校内各系部分教师与学生们一同观看了本场讲唱会。当日来我校参加民盟会议的领导和参会代表也莅临讲唱会现场观看汇报。
本场讲唱会演出成员汇集了我校声歌系2022级、2023级、2024级本科生,2023级、2024级硕士研究生与2024级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国乐系2023级、2024级本科生,2024级硕士研究生,校学生社团“新山歌社”成员以及2024级高级访问学者代表共计80余人上台汇报。讲唱会还特别邀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中国朝鲜族青年歌唱家卞英花,蒙古族长调(乌珠穆沁长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查夫干及查夫干长调民歌传习所的34位歌手联袂出演。本次讲唱会由钢琴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奕宏、2023级本科生苑景桐担任钢琴艺术指导,指挥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梁浩峰担任指挥,张天彤教授作为《民歌与戏曲》(民歌)课程授课教师、“新山歌社”指导教师策划并主持了讲唱会。
讲唱会伊始,声歌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周彬带来了北京民歌《探清水河》,她仿佛化身为一位茶馆说书人,将发生在火器营蓝靛厂的一个真实凄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由2024级访问学者杨清波、曲鹭鹭带来了山西二人台《挂红灯》,他们融入了诸多二人台演唱技巧和润腔要素,默契的配合和生动的表演,展现出二人台艺术独特的魅力,令观众在声声晋韵中,品味大美山西独特的地域情怀。
由2024级声歌系硕士研究生李璐、安若瑄、欧阳英姿、宋其铭带来了陕北民歌《绣荷包》《挂红灯》,这两首歌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音乐色彩,她们将陕北地区少女对爱人思念的细腻情感,以及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时的愉悦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将现场观众带入了那片广袤的黄土高原,感受着陕北民歌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由特邀嘉宾查干夫领唱、查夫干长调民歌传习所歌手共同演唱了两首蒙古族长调《清凉美丽的杭盖》《宝格达圣山宝拉根杭盖》,他们身着华丽的蒙古族盛装,围坐在蒙古族同胞惯以饮食的方桌周围, 悠扬的歌声与盛景的还原,仿佛将观众带入了蒙古族人民亲切待客的蒙古包中,飞向乌珠穆沁地区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感受着蒙古族长调的深邃与辽阔。歌手们的演绎深情而真挚,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草原的热爱与敬畏,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由声歌系2023级声歌系本科生尹曦曼领唱、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王泊雅、蒋意悦、王思涵、孙金月、刘奕铭、杨龙、周锦城、黎子彬、于明卓、马维驹合唱的湖北民歌《幸福歌》精心以民乐队配合节目编排,歌声与乐声交相辉映,清脆悦耳,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将湖北劳动号子“一呼百应”的欢快与幸福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该曲由李砚改编,由苑景桐(钢琴)、徐小茹(扬琴)、李雨桐(竹笛)、樊龙煜彤(笙)、燕鹤鸣(打击乐)担任伴奏。
由2024级教育学院张子浩、黄业涵、郁楷晟、匡肖睿祺、祁知远、卓冠良、梁嘉璇、赖发涛、魏宏洋表演的黑龙江森林号子《哈腰挂》令人惊艳。他们统一身着白色马褂,腰间绑上红腰带。更惊喜的是,该节目富有创意地还原了劳动场景,竟将一棵盛放着桃花的桃树搬上了舞台。小伙子们的吆喝与歌声相互应和,粗犷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劳动号子的韵律与力量,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体验着伐木工人辛勤劳动的场景。与之辉映的那抹馥郁的粉色,更是让繁重而单调的劳动工作增添了些许的浪漫与诗意,真正做到了“艺术还原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由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王泊雅、孙金月、刘奕铭、崔佳媛、张逸凡、杨汶静、汤佳艺共同演唱了山西民歌《大红公鸡毛腿腿》。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曲的所有演唱者都是美声专业的同学,她们以其独特的音色与对山西民歌的理解,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歌曲中独特的节奏、韵味与方言,将山西民歌的细腻与豪放展现得恰到好处,唱出了山西人民的乐观与热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一首湖北民歌《嗺咚嗺》由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余志鑫、乔玺领唱,何子媛、孙涵、于卓彤、朱杰睿、周锦城、于明卓采用表演唱的形式演绎,展现了湖北民歌的生动活泼。他们根据歌词,设计了“情妹妹”给“情哥哥”的定情信物“一把扇子”作为串联全曲的线索,演唱的同时还模仿了湖北劳动人民农忙打麦的场景。“嗺咚嗺,金梭,嗺咚嗺,银梭!”瞬间,音乐厅里的观众仿佛置身于火热的丰收场景中,现场气氛好不热烈。该曲由刘奕宏(钢琴)、燕鹤鸣(打击乐)担任伴奏。
由特邀嘉宾卞英花老师担任领唱,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曾予墨、蒋意悦、杨彤彤、田泽雅、王思涵、陈舒漫、罗今彤担任合唱,刘奕宏担任钢琴、赵雅竹担任打击乐:朝鲜族长鼓的朝鲜族民谣《阿里郎》《桔梗谣》将讲唱会推向了一个高潮。她们身着清新绚丽的朝鲜族传统服饰,精心编排了朝鲜族舞蹈,该节目从朝鲜族作品的教习到该节目的舞蹈动作设计与编排,卞英花老师全程参与其中,他们的深情演绎将朝鲜族民谣的古朴意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歌舞更让现场观众沉醉其中,掌声久久不散。
羌族民歌组曲《朗巴》《勒热啊》《戈格纳莎》,由2023级声歌系硕士研究生尔玛娜泽与2021级声歌系本科生刘泉担任领唱,由2024级、2023级、2022级声歌系硕士与本科生以及2024级音乐教育学院本科生:高蔚、朱杰睿、徐靖博、冯琰煜、梁晶晶、张宇宸、宋其轩、刘欣欣、叶勒努尔·哈力比亚提、黄烜滢、闫雯钰、张子浩、黄业涵、祁知远、卓冠良、刘伟洲担任合唱,刘奕宏担任钢琴伴奏。高亢嘹亮的羌族民歌调式,如同四川险峻巍峨的高山令人惊叹,同学们精心编排的羌族歌舞还原了羌族部落在节庆时分热闹非凡的场景,极富创意与感染力,不仅展现了羌族民歌的原始质朴,更将羌族人民火热的情感传递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一首河南商城民歌《对花》,由温可可、李璐、宗小晴、肖琬露、李睿尧、袁伟杰、付明昊、马维驹、杨煜柠、蔡沐熹、范佳昕、廖泉惠、刘伟洲、杨龙、黎子彬共同演绎,同学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细数各式花卉,他们的演唱简明活泼,质朴风趣,充分呈现出河南商城民歌的独特魅力。
2023级声歌系本科生金灵柯、乔子若、韩宜彤、白云朵朵、卞湘宁身着国风华服,手提花篮,精心排演了江苏高淳地区小调《卖花谣》,该曲由南京晓庄学院教师郭燕龙老师搜集改编,其悠扬婉转的旋律,质朴平直的歌词,展现了江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紧接着,她们将一首经典的江苏《茉莉花》娓娓道来,她们的演绎宛如在音乐厅中绘制了一幅江南仕女图,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本节目由刘奕宏(钢琴)、徐若菡(古筝)担任伴奏。
紧接着,张天彤教授与观众分享了我国北京的“茉莉花”和东北的“茉莉花”。张老师富有浓郁风格的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讲唱会进行到了尾声,2023级声歌系硕士研究生尔玛娜泽与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卜彦竹携手,中国乐派研究院在站博士后李清影、2024级声歌系本科生王泊雅、田泽雅、曾予墨、王思涵、杨雪钒、余志鑫、朱杰睿、卓冠良、陈珺喆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一首新民歌风作品《踏月》。该曲由中国乐派在站博士后李清影作词,农灿作曲,由刘思菁、刘奕宏进行钢琴编配,孙银榕、赵雅竹打击乐编配。歌词以广西盛大的对歌节“三月三”的热闹场面为创作源泉,领唱部分为广西北部山歌——那海嘹歌《木棉红绯绯》,合唱部分旋律加入了广西那坡地区山歌——过山腔调式。作品展现了浓郁的广西地域特色,他们的演唱清新动人、热烈深情,令观众为之陶醉,掌声不断。
讲唱会的最后,由李清影与2024级声歌本科班王思涵、夏子如携全体同学演唱了根据广西那坡山歌《天上星星伴月亮》改编的《壮族敬酒歌》,该曲由梁绍武、农礼生作曲、许谦合唱编配、陈威记谱、刘奕宏钢琴编配、赵雅竹打击乐编配。该曲由梁浩峰担任指挥,刘奕宏(钢琴)、赵雅竹(打击乐)郭前程(打击乐)燕鹤鸣(打击乐)担任伴奏。该曲以壮族的敬酒文化为背景,50余位同学身着各民族、各地域服饰,深情地演绎了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还仿佛将观众带入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壮美山河,最后,同学们抛出了壮族寓意吉祥的绣球,一个个腾跃于空中的绣球,牵系着同学们对民歌的真挚情愫,向观众传递着自己对于民歌的深情厚谊。在台下观众的热情欢呼下,讲唱会成功落下帷幕。
在音乐会过程中,张天彤教授不仅针对具体曲目从地域风格、演唱要点进行了讲解,还就学生们的学唱情况进行了总结,尤其还介绍了每首歌是出自哪位非遗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习得。“声随心动·如乐而至——《民歌与戏曲》之‘民歌’课程暨‘新山歌社’教学汇报讲唱会(第六期)”的成功举办,既展示了中国民歌的多样性与魅力,也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是对中国民歌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青年学子艺术才华的一次全面展示;既是指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舞台化活态呈现,更是国音教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有力践行。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